Search

【為何有些人是前輩,有些是老屎忽】

早前寫了則短帖,提及有些老人喜愛「批評」年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為何有些人是前輩,有些是老屎忽】

早前寫了則短帖,提及有些老人喜愛「批評」年輕人,亦自我警惕老來別如此。事後,有人在該帖下留言,就這八個字:「萬物無聲,世界和平」。我猜(僅猜)此話大概意思為:批評後生都不能,什麼都別說最好?

我想起,的確不少人如此,話不到兩句就爆:「什麼都別說最好!」

事先聲明,實不欲回應任何特定的留言,只是這短短數個字,令我反省,上個帖其實寫得不好,不該為「有一種老來唔過得世叫『批評』後生。」該為「有一種老來唔過得世叫『貶責』後生。」

批評和貶責是多麼的相似,有時連話語內容都一模一樣,分別在於說者的自我定位——

你表達一己想法,對事不對人,就算你用詞沒修飾。VS你把自己擺得高高在上,自認一定對的,對方必然是錯的,從高壓下,就算用詞極亮麗,其實你對人不對事。

人們或許會驚訝,大部分年輕人都懂得分辨——而且很喜歡分辨——批評和貶責。這就是為何他們被前人A批評後,還替A解圍,笑言「A是好人嚟嘅」。有時被前人B說兩句,他們輕藐,罵說「B正一老屎忽」。因為他們就是分得出批評與貶責,有時比起長輩更懂得分辨。

語言是深奧之物,聽者不僅聽到說話內容,還有說者的出發點、態度,日常待人態度的總體……統統計算在內;這是為何有些人是前輩,有些是老屎忽。

「老屎忽」,已經建立一套固定的世界觀、理論和辦事方針,在固有範圍自我餵飼,不接受後輩的角度,只會貶責,no discussion, only conclusion。

這堆人究竟是不明白,還是不想明白?並非因為你有意見,就被視為壞人,而是你居高臨下、排他的態度,沒可能被視為好人呀!

其實後來者從不渴望多見到一隻old seafood,他們總是渴望見識多一位前輩。• •

(上個po的link+此po的後話,我貼在留言區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卓韻芝書籍購買
View all posts